鋼構工程圖面審查全攻略:SOP流程、在地門檻與一次過關技巧

文章配圖






鋼構工程圖面審查 – 嘉義縣(實務指南 2025)

鋼構工程圖面審查 – 嘉義縣實務指南(2025)

內政部多份研究指出,BIM/AR正逐步成為審圖與查核的加速器,地方政府對耐震、品質與紀錄完整度的要求持續升級。嘉義縣與太保市案量增加,讓鋼構工程圖面審查更容易成為瓶頸。本文以流程SOP、白話法規與圖面檢核為主軸,結合在地門檻與實務案例,協助你有效降低補件次數、縮短審查時程。

欲深入理解BIM/查核應用,可參考內政部成果報告以取得最新技術導入依據與實務建議:內政部 – BIM應用推廣成果報告

📋 重點摘要

  • 建立「節點—計算—製造圖」對照表,降低補件次數。
  • 送審前執行BIM衝突檢測與NDT計畫,提高一次過關率。
  • 嘉義縣、太保市偏好可施工性與驗收紀錄完整性。
  • 選擇送審路徑時,衡量「費用×時程×風險」三角成本。

鋼構工程圖面審查流程SOP與申請書填寫

要在鋼構工程圖面審查流程中一次通過,先把SOP跑順是關鍵。一般建議步驟:前期檢核(材料、連接、防蝕)、製造圖核對、申請書與附件整理、送審、委員回覆與核准。每個環節都應有負責人與交接紀錄,避免資訊斷裂。

申請書內容要點包含:基本案情、結構概要、鋼材牌號、主要截面、耐震依據與附件清單(計算書、製造圖、材料證明、WPS/NDT、塗裝規範、品質紀錄)。實務上,將各節點在計算書與圖面間建立索引表,能大幅提高審查效率。參考在地施工與廠房建造實務可幫助填表與文件整理:嘉義東區鋼構廠房建造全攻略

💡 專業提示

採「節點代號→計算書頁碼→製造圖頁碼」的單頁索引表,送審時附上有助於委員快速理解重點,建議列出前10個高風險節點。

嘉義縣太保市鋼構工程圖面審查在地攻略

嘉義縣與太保市近年公共工程及校園案量增加,審查單位特別重視抗風抗震依據、節點剛度假設與連接細部的可施工性。對長跨、聚集用途或含隔震/消能元件的案件,會啟動更高層級審查,並要求更完整的性能佐證。

常見時程節點包含:初審7-14天、委員審查7-21天、補件回覆5-10天、核准5-10天。若需事先估價或做送審前的費用時程安排,可參考在地估價資料以優化決策:嘉義太保市鋼結構設計估價全攻略

實務建議:針對高風險項目(柱內灌漿孔、屋面吸力固定)在送審資料中主動提供施工順序圖與NDT取樣計畫,可明顯降低補件風險。

鋼構工程圖面審查製造圖重點與高級技巧

製造圖是審查核心,常見檢核項目包括螺栓等級與孔徑、焊道尺寸與符號、剪力釘位置與邊距、節點剛度假設與板厚、以及表面處理與塗裝規範。每一項都應能在圖面上直接查證或有清晰索引對應。

高級策略包含:先做BIM衝突檢測並附衝突清單、利用AR做現場可施工性核對、提供風險分級的NDT抽驗計畫,以及把監造紀錄整理成可追溯清單。表面處理與DFT驗收流程的範例與做法,可參考本地塗裝實務整理:鋼構塗裝工程全攻略

⚠️ 專家警告

千萬不要遺漏「柱內灌漿孔」與「屋面吸力固定」的標示與施工順序,這兩項缺失最容易被委員點名補件,導致審查延誤。

常見問題

問:審查流程與時程節點通常為何?

答:標準流程為前期自檢→製造圖核對→申請與附件整理→送審(含會審)→委員提問→補件回覆→核准。一般案件需約3-8週,特殊結構或缺件多者會延長。實務上若採用BIM衝突清單與節點索引表,可將來回縮短數週。更多技術細節可參考內政部對於AR/VDC於施工查核的研究以了解技術應用成效:內政部 – AR/VDC查核應用研究

問:如何判定是否屬於特殊結構審查範圍?

答:以跨度、層數、用途、鋼材使用量與耐震重要度為主要判定依據。若為長跨屋架、大型公聚空間或含隔震/消能元件,多數會進入委員審查。建議在設計初期就與縣府或建設單位窗口預諮詢,降低不確定性。

問:製造圖常被退件的主因與避免方法?

答:主因為圖面與計算書不一致、螺栓/焊接標示不全、剪力釘或灌漿孔遺漏、塗裝DFT未明。避免方法包含事前做「三重檢核」(計算書節點對圖面、螺栓與焊道標示、塗裝DFT對驗收方法),並附上節點索引表與NDT計畫。

問:結構計算書通常需要呈現哪些章節?

答:推薦章節:荷重組合、分析模型、節點設計摘要、螺栓與焊接計算、耐久性與可施工性說明。把節點編碼與對應圖紙頁碼列在前幾頁,有助委員快速查證。

問:送審費用如何估?三種送審途徑差異?

答:自行送審費用最低但風險與溝通需團隊自負;公會代辦能提升文件品質與在地合規性,但需付顧問費;第三方協審(含BIM衝突檢測)成本最高,但能顯著提升一次過關率並可能降低整體返工成本。建議以「費用×時程×風險」三角衡量選擇。

問:公會審查是否必要?何時建議使用?

答:若團隊經驗不足或案型複雜,建議由嘉義縣建築師公會協助前置校稿以提高一次過關率。若已有成熟SOP、BIM與QA流程,則可考慮自行送審以節省費用。

結論:鋼構工程圖面審查的自然出現

在審查標準持續提升的環境下,建立清晰的SOP、確保圖面與計算書的一致性、以及準備可追溯的驗收紀錄,是通過鋼構工程圖面審查的核心要素。建議優先做到三件事:一、建立節點索引表;二、送審前執行BIM衝突檢測與NDT計畫;三、若有資源,利用公會或第三方協審進行前置校核。若需在地支援或套用檢核表與範本,可參考我們的在地廠商資源以加速準備流程:信盛金屬—在地鋼構廠商與案例


返回頂端